单细胞数字星阵 加速抗体药物发现/生产
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单细胞抗体筛选系统是目前市场上极少数能做到单细胞原位分泌抗体超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平台。完全自主研发,可实现灵活的定制化产品设计开发,克服抗体研发中低效和高成本的“痛点”问题,是高性价比的单细胞抗体筛选 技术引领者。
本系统配套的单细胞芯片,利用表面化学修饰与生物相容性材料相结合的设计 方案,快捷高效的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通量的单细胞阵列。均相条件下完成免疫生 物学反应,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可实现一次对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水平的单细胞进行生 物功能性分析筛选。
实验流程
平台技术路线-AbD
如何高效筛选出性能卓越的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细胞(克隆)是抗体发现过程的关键点。目前常见的单细胞分离和筛选方法包括:流式细胞仪分选法、有限稀释法、微液 滴法(油包水)和微孔法等,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功能单细胞(克隆) 筛选成为AbD流程中最为耗时耗力的一个环节,而使用本平台可以将细胞 筛选过程压缩至1-2天内完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阳性细胞的筛选效率。
平台技术路线-CLD
高产细胞株的开发是抗体从发现走向应用过程中关键的起点,而高表达抗体的单细 胞筛选是关键的一步。目前常见的筛选方法各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流式分选法和 单细胞打印法无法很好地对分泌量进行评价;半固体培养法通量有限且无法对单细胞 进行评价和溯源;而微液滴法和微孔法除了通量有限,还需要建立迷你细胞池。使用本平台,可以节约前期迷你细胞池的建立时间,同时可以将高产单细胞 筛选过程压缩到1天内完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产单细胞(克隆)的筛选效率。
平台技术流程
在抗体发现和细胞系开发中的应用
多元化检测参数
高通量
本系统配套的单细胞芯片中,针对 AbD功能的常规通量为25-40万/芯片,针对 CLD功能的常规通量为16万/芯片。定制化通量可达100-300万单细胞/芯片。单细胞数字星阵实验流程一次性对数十万至百万级的单细胞进行分泌生物学功能性分析, 实现单细胞抗体精准高效筛选,进而大大提 高了工作效率,且大幅降低下游研发成本。
自动化
单细胞数字星阵内置AI自动识 别模块,自动化对芯片完成扫描、识别、 定位和选取过程。
实时图像显示和抓取,便于检测芯片上的 细胞状态。
精简的实验流程
AI自动扫描识别
实时图像同步传输
高效率
单细胞星阵省去了繁琐低效的杂交瘤融合过程,直接对浆细胞进行功能表征筛选, 将细胞筛选过程压缩到1-2天内完成,从而大大提高抗体发现效率。
本系统可以完全或部分节省迷你细胞池建立和亚克隆的过程,将原本6-7周的时间压 缩到1-2周内完成,极大提高了高表达细胞株的筛选效率。
高灵敏
单细胞分泌的抗体被特殊生物材料捕获在细胞周围,因此可以做到高灵敏度检测, 从而实现单细胞水平分泌量的筛选。
多重筛选
实时成像
单细胞数字星阵具有实时成像功能, 可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记录下芯片上细胞不同 时间点的图片,用于分析和追溯。
保留源头单细胞获取证据图片,示例如下:
多物种选择 、灵活样本选择
物种选择:可对小鼠、大鼠、兔、羊驼和人的浆B细胞进行筛选
样本选择:杂交瘤、浆B细胞和工程细胞均可操作
简单灵活
Bead-free: 体系中无需引入bead,简化筛选流程,降低成本
可不富集:针对无法富集或超低丰度浆细胞样本,发挥通量和成本优势
无芯片预处理:操作便捷,即取即用
应用案例 1 — 药物发现
抗原+阻断(小鼠杂交瘤)
目的:筛选具有竞争优势的特异性抗体;有限稀释头对头
方案:抗原蛋白标记AF488,其配体标记AF594,进行两轮的功能筛选
应用案例 2 — 药物发现
物种交叉+阻断筛选(兔单B)
目的:筛选具有物种交叉潜力和竞争优势的特异性抗体
方案:鼠源蛋白标记AF488,人源蛋白标记AF594,其配体标记AF350,进行两轮的功能筛选
应用案例 3 — 诊断原料开发
新冠N蛋白夹心抗体筛选
目的:筛选可配对的高亲和力的抗体对
方案:将筛选到的高亲和第一抗体标记AF488;在芯片(10万+细胞)上直接进行配对抗体筛选;后期验证
应用案例 4 — 高表达细胞株建立
细胞株建立
目的:筛选抗体高表达的单细胞
方案:利用荧光标记的二抗,在1小时内完成筛选
设备参数
产品特点
应 用:抗体发现、细胞系开发、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
细胞类型:浆B细胞、杂交瘤细胞、记忆B细胞、工程细胞、T细胞、各种原代(干)细胞系
工作环境
电 源:110V-240VAC, 50/60HZ
无 菌:双重ULPA过滤,Exceeds Cleanroom Class 100
网 络:网线(直接接入局域网)
允许一台工作站控制多台仪器,同时数据 可以存入网络中的制定终端 电脑,进行数据共享和分析
电 脑:Windows 7, i7处理器,8GB内存,2TB数据存储容量:500次试验或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