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需求
请登录 注册
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定制开发与生产代工服务
定制供应
详情
描述
心血管疾病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hs-cTnI、cTnI、MYO、CK-MB)  心力衰竭标志物(NT-proBNP、BNP) 血栓标志物(D-Dimer) 心血管危险预测(hs-CRP)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AMI的发生常伴有心肌细胞损伤及心 脏功能障碍。AMI起病急骤、凶险,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AMI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cTnI/hs-cTnI cTnI是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收缩蛋白,对心肌坏死或损伤有高度的特异性,是心肌损伤最具特异性的确定标记物,目前已成为 诊断心肌损害特别是心肌梗死的“金标准”。血清cTnI水平在AMI发生后2-6h开始升高,峰值在12-18h,血中维持升高5-10d。 hs-cTnI可实现对检出限至第99百分位值区间浓度下样本的可靠检测,因而临床实用性更高。
所在地
四川省
发布时间
2025-10-16 15:33:47
我意向对接

心血管疾病标志物

定制开发与生产代工服务

 

心血管疾病标志

  • 心肌损伤标志物(hs-cTnI、cTnI、MYO、CK-MB) 

  • 心力衰竭标志物(NT-proBNP、BNP)

  • 血栓标志物(D-Dimer)

  • 心血管危险预测(hs-CRP)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人类因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指出,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2000-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AMI的发生常伴有心肌细胞损伤及心 脏功能障碍。AMI起病急骤、凶险,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AMI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01

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cTnI/hs-cTnI

 

cTnI是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收缩蛋白,对心肌坏死或损伤有高度的特异性,是心肌损伤最具特异性的确定标记物,目前已成为诊断心肌损害特别是心肌梗死的“金标准”。血清cTnI水平在AMI发生后2-6h开始升高,峰值在12-18h,血中持续升高 5–10 天。

 

hs-cTnI可实现对检出限至第99百分位值区间浓度下样本的可靠检测,因而临床实用性更高。

02

肌红蛋白    MYO

 

MYO是一种含血红素的小分子蛋白质。AMI发生后1h即从受损心肌细胞释放入血,2-4h血中明显增高,6-9h达高峰,24-36h恢 复至正常水平。因此,MYO是AMI发生后较早可测的心肌损伤标志物。MYO的阴性预测价值极高,在胸痛发作2-12h内,MYO阴  性可基本排除AMI。血清MYO可作为早期排除AMI诊断的重要指标。

03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CK-MB可以较早的反映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CK-MB释放进人血液并在发病4-6h内迅速升高,12-24h达到峰值,约 48h后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CK-MB几乎只存在于心肌中,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曾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 伤的金指标。

 

临床意义

向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检测项目

参考范围

诊断疾病

心肌肌钙蛋白I

(cTnI)

≤ 150 pg/mL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 诊断和危险分层、肺血栓栓塞危险分层;

非ACS hs-cTnI升高的心源性病因: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和重度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快速或缓 慢性心律失常、心脏挫伤、心脏消融、起搏、心脏 电复律、心内膜活检、心肌炎等疾病;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瓣膜疾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尖球形综合征、 肺动脉栓塞和重度肺动脉高压。

非ACS hs-cTnI升高的非心源性病因:急性和慢性肾衰竭、急性神经系统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浸 润性疾病、药物毒性、烧伤>30%体表面积、横纹  肌溶解和严重疾病患者。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hs-cTnI)

≤ 27 pg/mL

肌红蛋白

(MYO)

≤ 140 ng/mL

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横纹肌溶解症、急性心肌梗 死中的再梗死及梗死扩展。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 4.9 ng/mL

心肌梗死的诊断、肌肉损伤、脑卒中、横纹肌溶解症。

 

 

心力衰竭标志物

心力衰竭(HF ,简称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必然终点 , 目前我国≥35岁人群心衰的患病率为1.3%。急性心力衰竭 (AHF)是指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而迅速发生或恶化的症状和体征 ,并伴有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升高。

 

脑利钠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BNP/NT-proBNP

 

利钠肽(NPs)家族中的脑利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已在临床应用超过20年,对疑似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被多个临床实践指南作为I级推荐

  • HF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 HFm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

  • 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流程

心肌细胞受刺激产生proBNP前体 ,随后形成proBNP,proBNP在内切酶作用下裂解为: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有生物 学活性的BNP。NT-proBNP在体内的半衰期为90min,而BNP的半衰期仅有20min。

 

临床意义

向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检测项目

水平升高 

诊断疾病 ⬇

脑利钠肽(BNP)

肾功能不全、房性心律失常、炎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肺动脉 高压、肺栓塞、右心室功能不全、急 性冠脉综合征、瓣膜性疾病、容量不 足或利尿过度、贫血或高输出状态、 脓毒症和巨proBNP血症等

一过性肺水肿、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血栓标志物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血液在静脉中不正常凝结的现象。DVT早期无明显的特异性,患者难以察觉,因此不能及时发现,DVT 可随病情进展可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进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综合征。APE的发病早期症状及体征不明显, 故其病情易被误诊或漏诊。

 

D-二聚体    D-Dimer

 

D-Dimer是在止凝血过程中血管损伤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分解后的产物,是现有检测纤维 蛋白溶解最好的检验学标志物之一

临床意义

检测项目

参考范围

诊断疾病

D-二聚体(D-Dimer)

≤ 0.55 mg/L FEU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有血 块形成的出血等

 

 

心血管危险预测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C反应蛋白(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  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可以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是先天免疫反  应的一部分。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也存在  慢性低度炎症过程,通过高敏方法检测CRP  称为hs-CRP,其轻微变化可作为心血管病风 险的标志物

临床意义

  • hs-CRP可以独立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当hs-CRP≥2.0mg/L,提示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 hs-CRP可改善Framingham风险评估工具对表观健康人群的风险预测。

推荐应用科室

  • 心内科

  • 儿科

  • 急诊科

  • 肿瘤科

  • 检验科

  • 肾内科

  • 体检中心

  • 内科

  • 妇产科

  • 外科

  • ICU

  • 骨科

  • 血液科

  • 神内科

 

检测项目参数

向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项目名称
样本类型
检测时间
线性范围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hs-cTnI)
血清、血浆、全血
10 min
9-50000 pg/mL
肌红蛋白 (MYO)
血清、血浆
15 min
2-1200 n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血清、血浆
15 min
0.3-300 ng/mL
心梗三项 (cTnI, MYO, CK-MB)
血清、血浆、全血
10 min
cTnI: 50-20000 pg/mL

 

           MYO: 10-400 ng/mL

 

           CK-MB: 1.5-100 ng/mL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
血清、血浆、全血
10 min
30-35000 pg/mL
脑利钠肽 (BNP)
血清、血浆、全血
10 min
5-5000 pg/mL
D-二聚体 (D-Dimer)
全血、血浆
10 min
0.1-4.4 mg/L FEU
全程 C-反应蛋白 (CRP)
血清、血浆、全血、末梢血
5 min
0.4-200 mg/L

 

 

 

发布需求

意向单

反馈

18100688020

扫码关注订阅号
返回顶部